此方能下十二经之水,下咽之后,上下左右无所不至,故曰取苦瓠白穣实,捻如大豆,以面裹煮一沸,空腹吞七枚,至午当出水一升,如此三四日,水自出不止,大瘦乃瘥。木,肝木也,有垂枝布叶之象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
予考古人之方而更其论,何也? 大气充盈,自足以固有形之血,譬之干元充溢于两间,自能举乎大地,而无倾陷之危者也。
赤治血燥,白治气燥,此何言哉? 然而主是方者,冀其为十中之一尔。
川芎味薄而气清,为阴中之阳,故能行血中之气。每三十丸,空心枣汤下。
而黄之甘,可使托其陷下之气。芡实粉枯涩而味甘,故能固精浊而防其滑泄。
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,后一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痘至五六日,气尊血附之时,痘根淡者,为血弱。肝,木脏也,喜散而恶郁,故散之则条达,郁之则热痛。